科達制造凈利連續三年倍增 進軍鋰電尋求第二主業業績大幅增長
立足自身主業,挖掘海外市場機會,戰略投資及培育輔業,高端制造企業科達制造(600499.SH)實現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根據業績快報,2021年,科達制造實現營業收入近百億,同比增逾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超過10億元,較上年增長近3倍。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年度盈利超過10億元,這是科達制造2002年上市以來的首次。
科達制造解釋稱,公司立足高端制造、聚焦主營業務,建材機械業務訂單需求旺盛,海外建材業務新增產能釋放,市占率維持高位。此外,公司戰略投資鋰電的投資收益大幅增長,戰略培育的節能環保、智慧能源等業務均有穩定表現。
除了戰略投資鋰電外,科達制造還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正在進軍鋰電裝備行業,已取得部分成果。
或許是因為進軍鋰電這一熱門賽道,從2020年4月以來,科達制造的股價幾乎是持續上行,已從4元/股之內漲至最高26.78元/股,2月17日收報20.88元/股,累計漲幅超過4倍。
凈利連續三年倍增
一改此前業績波動較為頻繁,科達制造進入快速增長模式。
2月15日,科達制造披露2021年度業績快報。當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5.91億元,較上年的72.98億元增加超20億元,增長幅度為31.43%。公司實現凈利潤10.3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62億元增加約7.70億元,增長幅度約為294.60%。
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其在2021年實現9.73億元,而上年只有1001.70萬元,同比增長約9.63億元,增長幅度高達9615.77%。
全年經營業績大幅增長,在去年前三個季度就已經顯現。去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個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69.21億元、7.51億元,同比增長39.94%、392.63%。其實現扣非凈利潤為7億元,同比增長587.93%。
從單個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四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12億元、24.46億元、23.63億元、26.70億元,同比增長65.91%、34.95%、27.03%、9.25%。對應的凈利潤為1.91億元、2.19億元、3.49億元、2.7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6.95%、333.69%、377.42%、110%。
2020年度受疫情、環保業務收縮,以及轉讓股權等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科達制造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等數據較低,使得2021年凈利潤、扣非凈利潤等增幅較大。
盡管如此,公司的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仍然十分亮麗。
科達制造成立于1996年,2002年10月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近20年,公司經營業績雖然有所波動,但整體上呈現增長勢頭。2018年,受高達8.64億元資產減值損失影響,當年虧損5.89億元。從2019年開始,凈利潤持續倍增。2019年、2020年,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19億元、2.84億元,同比增長120.28%、138.39%。
縱覽2002年上市以來的經營業績,2015年的凈利潤為5.41億元,為歷史上唯一一次超過5億元。
由此可見,2021年,科達制造的凈利潤創造了歷史紀錄。而在2019年至2021年,公司凈利潤實現了連續三年倍增。
科達制造解釋2021年度高速增長的經營業績時稱,公司主營業務及戰略投資業務發展較好。其中,公司建材機械業務受國內外裝備需求驅動影響,訂單需求旺盛。海外建材業務于2021年新增產能釋放,并不斷深耕完善渠道布局,在當地產品需求持續增長的情況下,維持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通過提價及成本管控等方式,提升整體毛利率,強化業務盈利水平。此外,受益于參股公司青海鹽湖藍科鋰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科鋰業”)產銷量及產品售價提升,公司投資收益大幅增長。
2021年三季度報顯示,前三季度,科達制造的投資凈收益為3.42億元,其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為3.25億元。
根據科達制造的說法,是主業和輔業均實現了豐收,共同推動業績高速增長。
進軍鋰電尋求第二主業
主輔業經營業績大幅增長,也是科達制造大舉進軍鋰電的結果。
根據財報,科達制造以高端建材機械與海外建筑陶瓷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一方面分享產業變革升級的科技紅利,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海外發展中經濟體城鎮化過程中的消費紅利。公司建材機械業務包含建筑陶瓷機械、墻材機械等,其中以建筑陶瓷機械為傳統優勢主業,墻材機械業務高速發展。公司建材機械產品遍布全球,業務覆蓋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東南亞、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稱,其是國內唯一一家具備建陶機械整廠整線生產供應能力的企業,建筑陶瓷機械業務處于亞洲地區第一,全球第二的市場地位,產品數字化、智能化與工業制造水平向全球最領先水平進一步靠攏。在墻材機械行業,公司是中國墻材壓機領域最大、技術最成熟的供應商,市場占有率一直領先于競爭對手。
除了上述主營業務外,近年來,科達制造積極進軍熱門賽道鋰電領域。公司稱,其戰略投資以藍科鋰業為載體的鋰電材料業務,主要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生產與銷售,以及碳酸鋰業務的投資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科達制造開始進入鋰電池負極材料領域,主要從事石墨化代加工、人造石墨、硅碳復合等負極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2017年,公司在原有負極材料相關業務的基礎上,通過參股藍科鋰業布局碳酸鋰深加工及貿易等相關業務。參股公司藍科鋰業擁有1萬噸/年碳酸鋰產能,該項目以生產鉀肥排放的老鹵為原料,通過先進技術提取碳酸鋰,是中國鹽湖提鋰的重要力量。
2021年4月,藍科鋰業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已正式試車,兩條生產線于報告期內共生產碳酸鋰8466噸,銷售7435噸。
在2021年度業績快報中,科達制造表示,鋰電材料業務重點推進子公司石墨化產能建設,構建“煅后焦-石墨化-人造石墨-硅碳負極”一體化產業鏈布局,實現鋰電材料業務整體盈利。其中,公司高達超過3億元的投資收益,就來自于鋰電領域。
除了鋰電材料,科達制造還將主業延伸至鋰電領域。公司稱,其持續挖掘核心設備的制造屬性,延伸開拓機械設備的跨行業/領域應用,目前公司壓機設備已延伸應用于炊具壓制生產等領域,窯爐設備已應用于耐火材料、鋰電池行業。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科達制造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窯爐設備已在鋰電材料行業有部分應用,自主研發的碳酸鋰材料燒成隧道窯可代替傳統能耗高、產量小、易粘壁結團的回轉窯,相關業務尚在開拓中。
從公司披露的信息看,未來,鋰電領域業務有望成為科達制造第二主業。
或許與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疊加大舉進軍熱門的鋰電賽道,二級市場上,科達制造受到了投資者追捧。
2020年5月之前,科達制造在4元/股以內波動,此后,股價大幅攀升,到今年2月17日,股價為20.88元/股,累計漲幅超過4倍。去年11月24日,股價最高沖至26.78元/股,較去年4月的股價最大漲幅約為5.7倍。(●長江商報記者沈右榮)
相關閱讀
-
11-04
推薦閱讀
-
-
銀鵬控股公司:業務交流促提升互學互鑒共進步|世
3月2日,銀鵬控股公司董事長劉懿婷帶隊前往中糧集團期貨公司進行業務學習和交流。中糧期貨公司從業多年、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風險管理專家現場更多
2023-03-07 17:52:41
-
-
我國首個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在山西綜改區開
山西晚報訊(記者溫麗芳通訊員張曉茹)日前,總投資約11億元的山西華鈉銅能(碳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
-
建行陽江市分行:踐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關注
2月24日,隨著客戶辦妥抵押登記手續并成功放款,標志著陽江市建行“帶押過戶”業務取得歷史性突破。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鼓勵推廣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
-
焦點簡訊:證監會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中證網訊(記者昝秀麗)證監會網站3月6日消息,證監會發布關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來源:中國證更多
2023-03-07 09:57:39
-
-
美股航空股6日全線走低
中證網訊(記者趙中昊)當地時間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線走低。據wind數據,截至收盤,波音跌1 49%,美國航空跌1 47%,達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
-
世界熱資訊!晉鋼控股集團榮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強
近日,“品牌強國(龍城)論壇”在太原舉行,發布“2022中國上市公司品牌500強”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強”。晉鋼控股集團以218 9億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
-
手繪報告:2023預期目標
【來源:中國政府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發至郵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
-
惠州首筆數字人民幣繳納稅費業務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張使用數字人民幣賬戶繳納稅款和非稅收入的完稅憑證,標志著惠州市首筆數字人民幣繳納稅費業務更多
2023-03-06 11:50:50
-
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