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蹲點調研采訪】畢節市龍鳳村科技小院:向下“扎根”服務基層農民 向上“開花”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來源:當代先鋒網時間:2023-07-11 18:24:31

日前,記者來到青綠掩映的畢節市七星關區撒拉溪鎮龍鳳村,一棟二層高的白色小樓坐落于此,門頭上寫著“科技小院”。兩年前,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研究生把這里當成“家”,將論文寫在烏蒙大地,幫助了一茬又一茬的村民。

簡宜偉(右)和王永華(左)到田間地頭和群眾交流馬鈴薯種植技術


(資料圖片)

真誠是“必殺技”

簡宜偉是第三批來到龍鳳村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在他之前科技小院已經輪換了6名研究生。

來之前,他的導師說龍鳳村的馬鈴薯產量很低,病蟲害非常嚴重,希望他能以此為研究目標,提高當地馬鈴薯產量。

帶著導師的囑托,簡宜偉背上行囊奔赴了千里之外的龍鳳村科技小院。

初來乍到,年輕的簡宜偉并沒有得到當地村民的信任。村民直言:“洋芋我種了幾十年,難道還不比你們清楚怎么種嗎?”

出師不利,但簡宜偉并沒有氣餒,他找到左奎等5戶村民,一次又一次上門做工作,最終村民答應按照他的方法種植。

“他們是研究生,讀過書,肯定有過人之處,所以我愿意相信他們一次。”村民左奎說。

“這里馬鈴薯的晚疫病非常嚴重,如果不加以遏制,馬鈴薯將會減產40%左右。”為了不辜負村民的信任,簡宜偉幾乎每天都泡在馬鈴薯基地,記錄生長過程,測算施肥量。

后來,不管刮風下雨,村民總能看到簡宜偉和科技小院其他研究生在馬鈴薯基地。不少村民感嘆:“城里娃原來也能吃苦。”

來年夏天,簡宜偉指導村民種植的馬鈴薯到了收獲的時節,許多村民都趕來看這個小伙子是否有真本事。

隨著鋤頭刨開土地,一窩馬鈴薯呈現在大家面前。“一個、兩個、三個,居然有10個,而且個頭還這么大。”有村民驚嘆道。

試驗成功,現場響起了陣陣掌聲。村民紛紛對簡宜偉豎起大拇指。“小伙子,你這洋芋種得不得了,回頭也教教我。”

翌日一早,科技小院響起了敲門聲。正在記錄馬鈴薯產量數據的簡宜偉開門一看,一面印著“科技興農 造福于民”的錦旗出現在眼前。

群眾給科技小院送來錦旗

“簡老師,多虧了你,困擾我們龍鳳村這么多年的晚疫病才得以解決,有你是我們村的福氣啊。”左奎拉著簡宜偉的手激動地說。不知不覺間,小伙子的稱呼也改成了簡老師。

扎根基層,科技興農,是科技小院不變的主題。在簡宜偉的示范帶領下,5戶村民的馬鈴薯的畝產提高了1400斤,節約肥料60%,產投比提高2.54,疫病發病率降低90%。

實力證明一切,有了數據的支撐據了解,今年該村引進了良種馬鈴薯種植1000畝,預計產出1500噸,創造經濟產值300萬元。

“我不僅要‘自找苦吃’,還要‘苦中作樂’,相信一定能在龍鳳村干出一份事業。”簡宜偉自信地說。

簡宜偉帶領群眾種植的新品種馬鈴薯

農業只是其中一面

2009年,全國第一個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縣成立,到今天,全國已建立1048個科技小院,覆蓋31個省份。從最初1.0版的精準幫扶模式,發展至2.0版的產業扶貧模式,再到3.0版的鄉村振興模式,科技小院不止于技術輸出,更帶動更多主體參與,給整個區域的人、生產和生活帶來改變。

除了為基層帶去先進的農業種植技術,科技小院還有約40%的時間是在做社會服務。

“勞動教育、農耕文化是中小學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充分利用學生課后時間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輔導。”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科技小院研究生王永華說。

近日,龍鳳村科技小院帶領龍鳳小學4年級(1)班的同學走進科技小院,認識農業、了解農業科技傳播的重要性、培養小學生的知農愛農情懷。

現場,王永華為學生播放了科技小院宣傳片,并通過展板,用一些富有趣味的小故事向同學們解釋了科技小院是什么,主要做什么工作。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在做農業研究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培養當地學生的農業知識,拓寬他們的眼界。”王永華介紹。

立足農業,但不僅是農業。據了解,科技小院學生還通過抖音、微信等平臺,拍攝短視頻,舉辦攝影大賽,土豆文化節等擴大科技小院的影響力。

“我們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刺梨花開攝影大賽,總計吸引了15萬人的關注,這對于龍鳳村產業知名度有很大提升。”王永華告訴記者,如今龍鳳村刺梨花開的時候就有游客過來觀賞,對于村里下一步發展旅游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簡宜偉檢查馬鈴薯長勢

基層社會治理是鄉村振興的一大課題。科技小院成立后,民盟中央捐資8萬元建立了“愛心超市”,由科技小院和當地村“兩委”不定時舉辦衛生評比、積分換物等活動,幫助當地提高鄉村治理水平。

“愛護環境衛生還能換取日常用品,這個方式大大激發了我們村民的參與性,現在龍鳳村人人講衛生,村里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 。”提起“愛心超市”,村民陸世江一個勁兒點贊。

做“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橋梁

今年,貴州大學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派遣研究生前往龍鳳村科技小院,為小院注入了新的力量。背靠兩家高校,科技小院的學生成了該村溝通高校,獲取新農業技術的橋梁。

“做農業,技術是關鍵,不懂科學種植就沒辦法提高產量。”為打通農業科學和農民群眾之間的壁壘,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科技小院學生經常邀請高校專家到龍鳳村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宣講,提高當地農民的種植技術。

“在進行刺梨雜交時,容易對花柱造成傷害,因此,需要對雜交的花朵套袋,并且在日常除草和剪枝時,需要注意,不能碰到雜交過的花朵,避免落花落果。”日前,科技小院邀請到貴州大學專家安華明老師,到龍鳳村進行雜交刺梨的管護。

“以前都不敢想,能有專家來我們村親自授課,現在專家手把手教學,我們再也不愁種不出好刺梨了。”該村黨支部書記路璐說,自從村里建立起科技小院,隔三差五就有專家到村里指導農業技術,村民不出村就能學習。

以往,龍鳳村刺梨因管理不到位、技術缺乏等問題,不僅產生了白粉病,還因過度剪枝,嚴重影響到刺梨果的生長和產量。

科技小院學生檢查刺梨長勢

如今,在科技小院師生和相關專家共同努力下,通過設置肥料優化試驗,配合科學的田間管理技術,建立了刺梨高產高效田間管理技術體系。與常規種植管護刺梨植株相比,產量提高了34.9%,品質提高了46.2%。

“七星關是刺梨種植大縣,有近30萬畝刺梨,我希望通過我的專業,能夠為刺梨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貴州大學駐龍鳳村科技小院研究生萬元說。

“七星關種植有無刺刺梨、貴農5號,接下來的時間我將把這兩個品種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培育出下一代優良的刺梨品種。”萬元說,目前已將兩種刺梨進行授粉,經過3至5年相信能有新的刺梨品種出現。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據了解,龍鳳村科技小院建立以來,共舉辦和協助組織大小型技術培訓活動36次,累計參與人數近3000人。

七星關區委統戰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龍鳳村科技小院由統戰牽頭、民盟助推、高校參與、部門配合,在助力當地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環境改善、文化振興方面做出更多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來,將持續助推科技小院在服務地方上結出更多碩果,讓先進的農業技術走進千家萬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夏民

編輯 王小婷

二審 徐然

三審 劉丹

關鍵詞: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銀鵬控股公司:業務交流促提升互學互鑒共進步|世

3月2日,銀鵬控股公司董事長劉懿婷帶隊前往中糧集團期貨公司進行業務學習和交流。中糧期貨公司從業多年、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風險管理專家現場更多

2023-03-07 17:52:41

我國首個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在山西綜改區開

山西晚報訊(記者溫麗芳通訊員張曉茹)日前,總投資約11億元的山西華鈉銅能(碳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萬噸級鈉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項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建行陽江市分行:踐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關注

2月24日,隨著客戶辦妥抵押登記手續并成功放款,標志著陽江市建行“帶押過戶”業務取得歷史性突破。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鼓勵推廣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焦點簡訊:證監會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中證網訊(記者昝秀麗)證監會網站3月6日消息,證監會發布關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注冊的批復。【來源:中國證更多

2023-03-07 09:57:39

美股航空股6日全線走低

中證網訊(記者趙中昊)當地時間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線走低。據wind數據,截至收盤,波音跌1 49%,美國航空跌1 47%,達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世界熱資訊!晉鋼控股集團榮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強

近日,“品牌強國(龍城)論壇”在太原舉行,發布“2022中國上市公司品牌500強”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強”。晉鋼控股集團以218 9億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手繪報告:2023預期目標

【來源:中國政府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發至郵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惠州首筆數字人民幣繳納稅費業務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張使用數字人民幣賬戶繳納稅款和非稅收入的完稅憑證,標志著惠州市首筆數字人民幣繳納稅費業務更多

2023-03-06 11:50:50
    首套房公積金利率下調原來貸款也下調嗎首套房公積金利率下調原來...
    政府回購商品房意味著什么政府收購商品房的首要目的是穩定市場。...
    把自己房子賣了再買算首套房嗎買過一套房賣了再買算首套房。簡單...
    買房交首付注意事項有哪些1、核實開發商五證。在交首付時,需要先...
    房屋契稅征收比例契稅稅率的繳納一般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面積小...
    房山區住建委近日發布《房山區2022年第二批畢業大學生對接保障性...

關于我們 Copyright   2015-2022 當代財經網  www.443400.cn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2021034106號-19  聯系郵箱: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