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頭條丨專家:標準體系建設是雙碳工作的重要基礎

來源:人民網時間:2022-11-06 15:47:19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記者孫博洋)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宿忠民就《方案》進行了解讀。

宿忠民表示,《方案》提出了構建雙碳標準體系的工作要求,以雙碳工作對標準的全方位需求為導向,為構建全覆蓋、多維度、多層次的雙碳標準體系提供了“路線圖”。

宿忠民認為,標準體系建設是雙碳工作的重要基礎。標準作為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過程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加快健全雙碳標準體系,既是雙碳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完善重點領域綠色發展標準化保障,實現標準化生態效益的具體任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標準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重要支撐。宿忠民表示,強制性節能標準是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擴張,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加快化解過剩產能的重要技術依據。我國現有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112項,強制性能效標準75項,有力支撐了節能降碳減污工作。“十三五”期間,我國發布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16項,實現年節能量7700萬噸標準煤,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48億噸。

標準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創新引領。宿忠民表示,標準在推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負碳技術等創新技術迭代升級、構建產業鏈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創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通行證”。

宿忠民還表示,近年來,我國在節能、碳排放管理、非化石能源利用、化石能源清潔高效低碳利用等領域標準化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并在特高壓輸變電、智能電網、風電、光伏等方面實現國際標準引領。但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迫切需求相比,“雙碳”標準體系的全面性、協調性、先進性都有待提升,標準與政策銜接、標準有效實施機制、標準國際化水平等還存在不足。

他認為,《方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夯實雙碳基礎共性標準,結合能效提升、傳統能源清潔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負碳技術推廣等碳達峰碳中和的主要技術路徑,系統布局碳減排和碳清除標準制修訂任務,以標準為雙碳市場化機制提供規則、指引,強化標準實施應用。

宿忠民表示,雙碳標準體系全面覆蓋未來雙碳工作重點領域。《方案》充分考慮相關政策、技術和市場化機制的標準需求,提出了包含基礎共性、碳減排、碳清除、碳市場等四個子體系的雙碳標準體系框架,實現標準對雙碳工作重點領域全面覆蓋。標準體系支撐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農業、林草、金融、商務、公共機構等重點行業和部門推進工作,構建了多維立體的標準體系架構。標準體系兼顧地區、園區、企業、產品等不同層次標準化對象的特點,協同布局政府頒布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標準,實現各層次各類型標準的協調配合。

面對當前雙碳工作對標準的迫切需求,《方案》提出實施四項重點行動,以加快重點領域標準體系建設進程:一是開展雙碳標準強基行動。加快完善碳排放監測、數據管理、核算、核查、報告與評估、碳中和、信息披露、碳排放管理體系等碳達峰急需的基礎通用標準,2023年前完成30項國家標準制修訂。

二是開展百項節能降碳標準提升行動。在用能產品和設備領域,加大制冷產品、工業設備、農業機械、信息通信設備等用能產品強制性能效標準及測量檢測評估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在工業領域,結合節能低碳等技術的發展趨勢,加快鋼鐵、化工、有色、建材、煤炭等重點行業能耗限額標準水平提升,形成更加先進的標準;在交通領域,推進車輛燃油經濟性及電動車能效等標準制修訂。《方案》明確提出2025年前完成100項能效能耗標準及配套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三是開展低碳前沿技術標準引領行動,2025年前完成30項減碳負碳等前沿低碳技術標準的制定。布局若干雙碳領域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推動技術研發與標準研制協同布局。

四是開展綠色低碳標準國際合作行動,聯合更多相關方,擴大合作渠道,培育綠色低碳國際標準專家隊伍,積極爭取承擔國際標準化組織綠色低碳領域相關技術機構秘書處和領導職務,加大節能、新能源、碳排放、碳匯、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領域國際標準的實質性參與力度。2025年前提交30項綠色低碳生態國際標準提案,提升我國對國際雙碳標準的貢獻力。

在推進雙碳標準體系建設過程中,面對標準研究基礎相對薄弱、人才隊伍相對不足、國際形勢復雜動蕩等多種挑戰,《方案》提出應加大技術研究、人才培養和國際協調等工作保障力度,夯實雙碳標準體系建設基礎。對此,宿忠民表示:一是更加重視雙碳標準的技術研究,集中力量支持雙碳基礎通用標準相關技術方法研究、數據平臺建設和應用工具開發,為雙碳標準體系奠定堅實的科研基礎。

二是加快雙碳標準化人才培養,主動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理念的應用型、復合型雙碳標準化專家隊伍,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升各相關方運用雙碳標準的技術能力。

三是堅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建設國際國內協調的雙碳標準體系,推動碳核算、碳足跡、碳中和等先進適用國際標準在我國轉化應用,支持綠色低碳前沿技術等國內標準的國際轉化,積極分享我在氣候變化、綠色金融等方面的雙碳標準化經驗,提升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關鍵詞: 國際標準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今日快訊:機構:2022年中國商旅管理市場規模預計

北京商報訊(記者吳其蕓)10月28日,同程商旅聯合比達咨詢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商旅行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更多

2022-10-28 15:42:24

美國第三季度GDP增長2.6%經濟學家普遍預期悲觀

當地時間10月27日,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2 6%,高于市場預期的2 4%,較上季度負增更多

2022-10-28 16:00:52

義烏綜保區封關一周年實現進口額150億元

據義烏綜保區消息,自2021年10月22日正式封關運行以來,經過一年的發展,義烏綜保區已招引入駐企業主體46家,保稅倉儲面積超21萬方,累計實現更多

2022-10-28 15:50:32

(財經·動態)前三季度我國黃金產量同比增長14.04%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劉羽佳、王希)中國黃金協會28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原料黃金產量為269 987噸,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產33 23更多

2022-10-28 15:38:26

【環球速看料】中國基金業協會:截至去年末私募基

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發布2021年私募基金統計分析簡報。報告顯示,私募基金已成為我國直接融資體系的重要力量。截至2021年末,私募基金累計投資更多

2022-10-28 15:48:03

世界速看:(經濟)國際能源署:能源危機或將加速

新華社巴黎10月27日電(記者劉芳)國際能源署27日發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指出,能源危機令全球能源系統脆弱性和不可持續性凸顯,或更多

2022-10-28 09:39:43

【環球時快訊】生態環境部:逐步擴大全國碳市場行

10月27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更多

2022-10-28 08:36:18

1至9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5.6%

10月27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037 6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5 6%(下同)。其中,高技術產業實際更多

2022-10-28 08:57:52
    近日,鄭州房東擺攤求租的新聞登上熱搜。據《第一財經》報道,面...
    日前,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8月22日貸款市...
    今天(28日)下午,住建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住建部落實國務院33...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
    近期,多地爛尾樓業主集中發布聲明稱,要強制停止償還貸款,直至...
    近日,李女士通過中介看中了一套二手房,該套房子仍有將近300萬的...

Copyright   2015-2022 當代財經網  www.443400.cn 版權所有  備案號:京ICP備2021034106號-19  聯系郵箱:55 16 53 8 @qq.com